最新网址:www.83zws.com
首页 > 玄幻魔法 > 灵异仙魔录 > 第38章 道教第一福地

第38章 道教第一福地(1/2)

目录
好书推荐: 末世之我不再是我 抉择乐园 无限刷宝系统 某路过异界的圣武枪魂 末世之召唤大师 重生在原始虫族 武尊行世录 魔皇之我有主角系统 学园都市之异元材料 穿越之风月

第三十八章道教第一福地

茅山,是中国道教上清派的发源地,又是道教上清、正一、全真多派共修共存之地,有道教“第一福地、第八洞天”之美誉,茅山弟子更是遍布天下,在符篆三派中,单是论影响力和知名度的话,世人或许不知龙虎山和阁皂山,但是肯定都知道茅山,并且在世人的眼中,茅山符篆无疑是神秘莫测的存在,而茅山符篆自然也就被世人看成了一切妖魔鬼怪的克星,当然了传说毕竟只是传说,符篆并没有那么惊天动地的能力,不过这并不能说明符篆只是糊弄人的把戏,事实上,作为道教文化的一种表现形式,符篆只不过是被人为的神化了而已。

说起茅山道教文化的历史大致能追溯到上古时期,并且后世历朝历代也多有发展,相传上古时,帝喾高辛氏展上公修炼于句曲山伏龙地(今茅山镇的玉晨),距今近5000年。

周燕国人郭四朝也修道于玉晨观,后被封为太微葆光真人。

先秦时,李明真人修道于古炼丹院(今乾元观),至今丹井尚存。

汉时,陕西咸阳茅氏三兄弟(茅盈、茅固、茅衷)在句曲山下(今下泊宫)修道行善。

东晋时茅山人葛洪修炼于茅山抱朴峰,著成《抱朴子》,这是道教宗教哲学和原始化学炼丹术的重要著作。葛洪是汉魏以来道教理论的集大成者,后世称为丹鼎派,他的《抱朴子·内篇》为神仙道教构造了比较完整的理论框架,并为道教在南北朝时期的成熟准备了条件。

东晋兴宁二年(364年),杨羲、许谧、许翙假托天师道女祭酒魏华存及众仙之传授,作《上清大洞真经》(后经王灵期增修,流行于世),在茅山创立了道教新派——上清派。

南朝齐梁陶弘景隐居茅山40多年,搜集杨羲、许谧手迹及其他教派的要法,编撰《真诰》,纂集上清法术《登真秘诀》,编订《真灵位业图》,使上清派的教义、教理和神仙谱系更为完备。陶弘景是上清派的主要传承者,因以茅山为本山,故又称茅山宗或茅山派。茅山道教,奉茅氏三兄弟为祖师,尊魏华存为第一代太师,杨羲为第一代玄师。

唐宋是茅山道教的全盛时期,高道辈出,朝廷推崇。李氏皇朝自称道教祖师老子李耳的后裔。宋真宗也造了“天书”,下降“圣祖降临”的道教神话,借神权巩固皇权。宋徽宗则自称“教主道君皇帝”。

宋哲宗时,道教名声显赫,道士与皇帝直接书信来往,为帝后授箓。朝廷给茅山道士加封赠号,赐田度人,题词赠宝,敕建宫观,宫观庵院发展到250多处。茅山道教遍及大江南北,流传海外。

淳祐九年(1249年)宋理宗御书“上清宗坛”,置于元符万宁宫“宗坛祠”。

宋理宗嘉熙三年(1239年)令35代天师张可大主领三山(龙虎山、茅山、阁皂山)符箓。到了元代,原并行于江南的天师、上清、灵宝等道派逐渐合流,归并于以符箓为主的正一派。从此茅山成为以正一为主的道场,但其教义谱系等仍按上清派沿传。

明清时期北方全真派传入茅山,史志记载于明嘉靖、万历年(1522~1619年),由阎希言住乾元观,传“邱祖复字岔派分支”。

明末,龙门派第七代沈常敬(号太和)晚年亦居茅山修道。

83中文网最新地址www.83zws.com

本章未完,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。

目录
新书推荐: 模拟成真,我曾俯视万古岁月? 直播被骂,我靠黑粉系统赚翻了 人在诸天,开局诡秘之主 黑之书 缘起缘落还是你! 我在异界词条成神 都重生了,还非逼我全都要是吧 这个明星塌房后业绩更强了 我GSD,一剑爆星 重生幼儿园,系统让我去高考?
返回顶部